【团风地方史】团风镇--江宇庙的传说
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6-11 10:56:25
  • |
  • 作者:团风县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712次

20170611105538_8ipy6m3oc8.jpg?v=1740102293104


 

20170611105538_i45noiib9i.gif

橄榄树韩红 - 我是歌手第三季 第8期

  作 者 | 倪学霖

图文编辑| 百合之香

20170611105539_p92mo1pghq

团风镇西北约7公里处有个小街叫江宇庙,它是团风镇家园办事处驻地。街东南一侧属江宇庙村管辖,街西北一带归枫树塘村治理,上世纪八十年代,街上建有粮站、商店、邮局和学校,历为江宇庙、枫树塘等周边村的活动中心。关于江宇庙街、江宇庙村的由来,据说与街东头一座被老百姓惯称为江宇庙的道观有关,相传由团风江氏支祖万九公于明初捐资募款修家庙而得名,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。

20170611105539_i182els54x.jpg?v=1740102293104


据团风江氏族谱记载,江氏源自黄帝第十八世孙伯益,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,舜赐他赢姓。他的三子元仲,受封“江”国(湖北江陵县境内),其国人遂以国名“江”为姓,江氏后人尊元仲为始祖。元朝后期,元仲下传至南昌饶州府乐平县有个第110世孙,姓江名泳字其祥,元英宗考取进士,元泰宗钦命管理湖广操江钞税,文宗年间因特大洪灾获罪遭难,遂由乐平县潜渡长江北岸,来到黄冈中和里入籍,故黄冈江氏后人尊其祥为始祖。其祥共生九子,均以字为派行,分别称为万一至万九。后因避乱,九个儿子分迁各地:万一、万二仍居故里,万三迁往下伍乡的禹山(今属武汉新洲区);万四至万八,分别迁往罗田、汉阳、麻城、云梦和河南;只是那万九早年外出闯荡、历经曲折后,回转黄冈故籍,并引发修建江宇庙等一系列故事来。

20170611105539_cfu56h2y6x.jpg?v=1740102293104


元朝末期,时政更加腐败,地方官吏巧取豪夺,民不聊生,全国各地群雄并起,纷纷反元。时有罗田豪杰徐寿辉等在浠水清泉寺举义反元,年轻气盛的万九积极投奔响应,被分到徐寿辉得力部将明玉珍帐下效力。陈友谅杀死徐寿辉后,万九随明玉珍部即出湖北转战四川,为明玉珍“大夏”政权建立屡建功绩。后在一次与明军交战中,部队被打散,万九只好带着家人辗转千里回到黄冈原籍,以勤俭持家、耕读传世,致丁盛家旺。为敦本睦邻,植正锄邪,万九带头捐资并倡议动用祖上资产,就近购买梅山一程姓人家宏敞且带有阁楼的私宅,修建一座江氏宗祠,还沿用万三亦早在禹山建起的家庙“江禹庙之名,为便于区别,人们把禹山之庙称作上江禹庙,把梅山之庙称为下江禹庙,平时简称为江禹庙。

明末更世,满清一统中国。江禹庙在变“庙”为“观”建设时遭毁塌,梅山江氏头人为避难尽潜他处,故毁塌庙宇没能及时复修,直至清雍正年间,江氏族人才将江禹庙旧资产捐给本地百姓,聚群力才得以恢复。重建后的江禹庙亦被易名为“云坛庙”。

20170611105539_12t31u4fvm.jpg?v=1740102293104

原庙址占地约10余亩,左边建有团风江氏二世祖至七世祖、十一世祖墓地;右边建有一个宽阔的戏场,既为秋收打场之用,也为乡俗习惯和演戏娱乐之需。戏场边有一亩见方的水池,池边栽有很多柳树,据说,枫树塘村部门前至今还保留着仅剩的一棵。该树高约9米,树干现已空心,需两人合抱才行,顶部枝叶较为稀松,从古老的歪柳中可以看出江禹庙所历经的沧桑。

19433月一个凌晨,时有黄冈罪大恶极汉奸郭喜(儿)为报复我党领导下的抗日“锄奸团”,他带领驻团风日酋野鱼队长及以下日伪军50多名夜袭江禹庙,逼迫庙里和尚及周边百姓交出新四军,数十位老百姓遭毒打,100多位群众在刺刀逼迫下暴晒一上午,日寇折腾一天终无所获。老羞成怒的日寇在枪杀两位和尚和一个仗义执言的老人后,又将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庙宇付诸一炬,制造了远近闻名的“江禹庙”惨案。

20170611105539_p8n5pv0t7p.jpg?v=1740102293104

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当地政府为普及教育,在原庙址上建起学校。江宇庙人民在原庙基旁开辟一块山地,重新修建了“云坛庙”,虽又历经200余年,但附近群众仍不改600年前江禹庙旧称,民间一直有“抬不动的江山”之谣。不过,人们对“江禹庙”这个名称有了新的注解,他们说:江禹庙,应是长江的、宇宙的“宇”、孔圣人文庙的!从此,人们便称之为“江宇庙”。


作者简介倪学霖,男,1968年12月出生,湖北团风人,高中文化,退伍军人。在上世纪80年代的从军期间,曾有数篇新闻稿件在北京军区《战友报》上发表。2006年开始基层群文工作,长期从事民间文化文艺创作,在《湖北日报》、《黄冈日报》、《鄂东晚报》、《黄冈周刊》、《楚天文艺》、《茶村》等媒体上发表文学作品30余篇,2014年12月创作湖北大鼓曲目《耕读人家方志金》参加全省“书香门第·耕读农家”农家书屋阅读展演活动获得优秀奖。系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,黄冈市诗词学会理事,黄冈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,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,团风县政协文史专员,团风《楚天文艺》杂志社编辑,现供职某乡镇文化站。

20170611105539_0sp0ee43tn.jpg?v=1740102293104

征稿启事老家有约是东楚文化和怀乡编辑部联合推出的微刊,每月推出四期,主要征集乡情乡音的故事,以散文、小说、纪实文学为主,支持原创,本平台每年从中择优收集整理出版单行本书籍,选中者均付薄酬并赠样书。投稿邮箱:yunshangtf@sina.com  联系电话:0713-61517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