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团风地方史】团风大庙
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6-04 11:08:28
  • |
  • 作者:团风县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768次

20170604105956_62vf4cj2y8.gif


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在团风古镇,有三山四十八庙。哪三山?太金山万金山万寿山。三山里最为有名的是太金山,太金山不高,却因上有善济禅林而历代闻名于鄂豫皖及湘浙赣诸省并蜚声海外。


20170604105956_h7149g4u1p.png?v=1740104336456

这善济禅林就是我们俗称的“ 团风大庙”。


团风大庙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一年(公元637),由武昌九峰山智公长老在此住持开创道场,弘扬佛法。据团风镇志载,团风大庙原为高大的上中下中轴线上三座大殿,中有天井,两边为钟鼓楼、藏经阁。正殿大雄宝殿供有三尊铁佛,两旁十八罗汉。后为观音殿。进寺门是天王殿,两旁塑有四大金刚,中有弥勒佛。整体规模为三殿六堂。



庙中为何供奉三尊铁佛?据说在大唐开国之后的数年中,有三位自称来自广西的头陀,在太金山主持,于鄂豫皖闽浙赣数省广结善缘,他们或与人治病,或与人推算命理,十分效验,并且分文不取。并说,如善男信女想结缘祈福,金钱银两可直接递送武昌九峰山智公大和尚。智公大和尚也在此后几年中时时梦见三位头陀嘱咐他善为积蓄,为团风太金山建庙。至唐太宗贞观十一年,智公大和尚佛尘盘底,精筹细算,乃亲自到团风太金山拜佛奠基,遂修成团风大庙,并亲书善济禅林四字为匾额。有传说在当天破土奠基时,从地下冒出三个铁头陀,于是智公大和尚就请之出土,坐镇于即将修建的正殿中央。团风大庙里这三尊铁佛威灵显赫,有求必应,在一千多年来,闻名于中南数省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。

贞观十三年(公元639),天下大旱。史载唐太宗“避正殿减膳”,祈求上天佑护。唐太宗先后梦见团风太金山三位头陀为他施法,在长安、洛阳普降甘霖。果然梦后不久,天降雨水,大旱之年亦取得大丰收。古佛显灵,天助贞观之治。于是唐太宗在贞观十八年(公元644)特别降旨,命鄂国公尉迟敬德斋十万两黄香及金银钱两来太金山大庙还愿,将三座铁佛由描金改为贴金。尉迟敬德还在马坊桥养了许多军马,能日行千里,夜行八百,成为他驰骋疆场的坐骑。以致一千余年来,团风每年正月都举行马会,又叫气会,以求福祈祥,去祸消灾。这是后话,暂不细表。



20170604110607_avi70adcb8.jpg?v=1740104336456


宋开庆元年(公元1259),宋元交兵,贾似道驻扎团风。因他看到大庙建筑雄伟,遂踞为行辕,将正殿三尊铁佛置于廊下,踞神龛与众官议事。同时在藏经阁、禅房各纳名妓数名,以为个人享乐,并不时到大崎山狩猎,在许程湾对面修太师府,极尽享乐,作恶多端。就在贾似道返回临安时,夜梦三个头陀把他捆绑到一个叫做木棉庵的庙宇内进行斩首示众。贾似道认为这是太金山那三个铁佛作怪,遂派人到团风将三尊铁佛埋于地下,谴之“永不翻身”。宋恭帝德佑元年(1275),元军沿江东下,贾似道被迫出兵,在鲁港(今安徽芜湖南)大败。不久,贾似道被革职放逐,到福建漳州木棉庵,被监送人郑虎臣杀于厕中。

20170604110639_hroilbldhj.jpg?v=1740104336456


贾似道死后,团风信众即将三尊铁佛从土中请出,善济禅林重新恢复。


元至正二十三年(公元13360),朱元璋与陈友谅在团风会战前,特地到大庙拜谒三尊铁佛。后来朱元璋在此打败了陈友谅。因此在洪武九年、二十四年两次降旨将大庙进行整修,并且特地把由长河进入大庙的史霸桥改为“得胜桥”,善济禅林也因此一度叫做“得胜禅林”。


在明隆庆元年(公元1567),明穆宗孝安裕王继妃被册封为皇后。因她多病无子,虔诚信佛,一夜梦见自云湖广太金山三位头陀为之治病,得以痊愈,并告诉她日后可为皇后。果然应验。于是陈皇后为了谢恩,特派遣一老太监携带蟒袍玉带来太金山还愿。后来老太监逝于太金山,这就是前文所述的太监坟故事。不再赘述。

20170604110729_17axd059qd.jpg?v=1740104336456

清咸丰年间,善济禅林毁于战火。


民国十四年(公元1925),由原黄冈县两位督军重新修建。一位是出生于现武汉市新洲区孔埠米筛湖的肖耀南,曾任两湖巡阅使;一位是出生于现武汉市新洲区汪集冯铺的李开铣,曾任广东巡按、广东都督府参谋长。一个在广东,一个在武昌,这样的两个人,为何会牵扯到一块去?据说李开铣发迹后,在广东不时梦见太金山三头陀向他化缘做大庙。肖耀南在武昌也是时常梦到太金山三头陀,向他化缘重修大庙。就是这样一个相同的梦,将本不想干的两个人连在了一起。民国十一年(公元1922),李开铣充任湖北工赈督办,受肖耀南委派来团风修建堵城到龙口的堵龙堤,了解到团风大庙就建在太金山上。李开铣就将这一信息报告给肖耀南,肖耀南专程来团风考察。传说肖耀南拄着拐杖在太金山上走来走去,在庙基正殿地上,拐杖突然像生了根,肖耀南当即命人在拐杖生根处挖掘,不一会儿,三尊铁佛既展现在人们眼前。肖耀南和李开铣大为惊诧,当即决定由肖耀南出资,李开铣负责即日起依原大庙原样进行修复。后来,李开铣虔心信佛受戒,当了一名居家居士。

团风大庙旁有一座天符庙,供养着传说中的天符老爷。这个故事来源于团风镇志:天符庙原是一学校,在明崇祯年间,瘟疫流行,在学堂教书的天符先生夜得一梦,大庙的铁佛告诉他,学校门口水井里的水有毒,不可饮用。第二天,他将梦中所闻告诉周围群众,大家都不相信,认为这是天符先生胡言乱语。天符先生为了拯救群众,遂跃身一起,跳入井中。众人忙捞起。只见天符先生满面乌肿,耳鼻流血,口齿发黑。经检验,乃入井中中毒死亡。至此,人们才相信井水有毒。为了感谢天符先生舍己救人的恩德,四周居民填井修庙,将天符先生形貌铸塑成铜、铁、木三个半身坐像,称之为“天符老爷”,庙即为天符庙。天符庙残碑现藏于团风大庙观音阁。


20170604105956_9lvrygeghk.png?v=1740104336456



团风大庙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,一度成为鄂东的赤色官殿。1925年,团风大庙成为县农民协会武装所在地。县农民武装负责人即是大名鼎鼎的“特别党员”——樊芷渊。黄冈县早期的共产党人陈学渭、邓斌、陈防武等经常在大庙集会。同时还在大庙一侧的树德堂成立了黄冈县总工会、消费合作社,得到了当时省农协负责人郭述申及苏联顾问拉佐莫夫的肯定。1927年,蒋介石发动“四·一二”政变后,湖北省党部负责人陈潭秋、陈荫林于7月13日在团风大庙主持召开了紧急会议,将已经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和农会骨干随农民自卫军参加贺龙部队;没有暴露的依然留下来继续坚持地下斗争。这一批共产党员和农协骨干到达南昌后参加了有名的“八·一”南昌起义。


20170604105956_taht3g7nkr.png?v=1740104336456


1937年秋,抗日战争前夕,私立启黄中学由武昌迁来团风大庙。启黄中学的师生如段亚杰(文祥)、易鹏、林藻章、包少勤等在中心县委的领导下,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活动。

20170604105956_v9mxkde9am.png?v=1740104336456


团风大庙几经沉浮,历尽沧桑,记录着团风的兴衰和时代的变迁。

1431316505675053465.jpg?v=1740104336456



作者简介杨登君:笔名泊洋 网名大地飞鹰,男,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,原贵州人民出版社编辑,《贵州电力报》新闻责任编辑,《南方水电报》策划总编,《中国报道》记者,现居住团风,兼任团风县文联副主席、团风县网络文化协会主席、《楚天文学》执行副主编,《今日团风》总监,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记录片专业委员会会员。出版、发表长篇小说《东方女教父》、《人迹》、长篇纪实《百万雄师锁大江》、《什么时候废除高考制》等等,有文学作品散见于《人民文学》、《中国青年报》、《贵州日报》、《贵州都市报》、《经济信息时报》、《信息新闻报》、《贵州经济报》、《少年人生》、《少男少女》、《中外少年》、《华夏少年》、《三月三》、《芳草文学》等报刊杂志;中国现代文艺馆有其诗作收藏,被誉为90年代中国新星诗人,曾成功采访过著名作家冰心、从维熙、孙云晓等文化名人。

征稿启事老家有约是东楚文化和怀乡编辑部联合推出的微刊,每月推出四期,主要征集乡情乡音的故事,以散文、小说、纪实文学为主,支持原创,本平台每年从中择优收集整理出版单行本书籍,选中者均付薄酬并赠样书。投稿邮箱:yunshangtf@sina.com  联系电话:0713-61517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