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风概况
团风地处湖北省东部、大别山南麓、长江中游北岸。1996年黄冈撤地建市时设立的新县,全县版图面积838平方公里,辖8镇2乡、290个行政村,总人口38万,素有“鄂东门户”和“小汉口”之称,是鄂东连接武汉的“桥头堡”。
团风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。始于唐代,至宋代形成集市。历史上古镇团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,曹操曾屯兵乌林,朱元璋曾在这里战败陈友谅;素来商业繁盛,明、清年间商贾云集,集市繁荣,是长江沿岸的商业重埠之一。团风文化底蕴深厚,孕育了党的“一大代表”包惠僧,革命家林育英、林育南,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,《资本论》中译者王亚南,哲学家熊十力,文学家秦兆阳,思想家殷海光,书法家张荆野、军事家林彪以及当代著名作家、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等一大批名人名家。
团风交通便利,区位独特。紧邻华中特大城市武汉,处于武汉“1+8”城市圈核心层。大广、武英高速公路、江北高等级公路、广大——黄鄂高速连接线在境内纵横交错,高速公路出口达到6个,京九铁路贯穿全境,长江黄金水道穿境10余公里,团风港区建设已纳入武汉新港总体规划。距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、阳逻长江大桥、黄冈长江公铁两用大桥10分钟左右车程,距武汉火车站、天河国际机场仅半小时车程,距黄冈市区20公里,距黄州火车站16公里,半小时城市群有武汉、鄂州、黄石、黄冈等四大城市,区位交通优势明显。
团风物产丰富,风景秀美。境内有长江、巴河、举水三大水系,已探明有矿产资源35种,矿床点100多处,其中花岗石、大理石、白云石储量达23亿立方米,黄砂静态储量10亿吨。境内名人、名胜、名景繁多。有水天一色的杨汊湖渡假休闲风景区,有集名人名址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回龙山旅游风景区,有“鄂东千岛湖”之美称的牛车河旅游休闲风景区,有“鄂东泰山”之誉的大崎山省级森林公园,有黄冈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杜皮烈士陵园,有山川秀美的龙王山避暑山庄,还有“江心绿洲”之美称的罗霍洲休闲度假区。
团风红乡沃土,充满生机。在大革命时期,是全省党员最多的县,成立了除武汉以外全国最早的中心县委;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;发生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、“百万雄师”横渡长江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,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。近年来,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团风老区发展,先后将团风作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、省扩权县、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范围县、最佳金融信用县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。团风是一片正在开发的热土,是投资创业的乐园。
近年来,团风紧紧抓住武汉城市圈、大别山试验区建设、长江经济带开发等机遇,围绕市委提出的“双强双兴”(强工兴城、强农兴文)发展重点,大力实施“三举三进”战略(坚持三大产业并举,巩固提升一产业、扩展壮大二产业、突破发展三产业;突出三大区域并进,建设临港产业聚集区、现代农业示范区、文化生态旅游区),加快推进临港经济示范区建设,形成了以优质稻、蛋鸡、水产、蔬菜、林果特为主的优势农业,以钢结构、建筑建材、纺织服装、农产品加工、医药化工为主的支柱工业。先后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、中国最佳投资价值(环境)县等荣誉称号。2014年,全县地区生产总值71.76亿元,同比增长10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.2亿元,同比增长10.2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.46亿元,同比增长20.9%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.38亿元,同比增长19.6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.65亿元,同比增长12.5%;外贸出口1160万美元,同比增长17.5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1元,同比增长10.02%;农民人均纯收入6034元,同比增长12.01%。
上一篇:
【魅力团风】历史人文下一篇:
【团风特产】团风马蹄自唐朝祖传秘制“春秀汤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