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团风特产】团风狗脚
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5-17 00:00:01
  • |
  • 作者:团风县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307次

团风狗脚

20170517105930_8kscbqhtvv.jpg?v=1740175561648

  

20170519170824_75xprfkkhu.jpg?v=1740175561648

20170519170824_0oki93cv5e.jpg?v=1740175561648

20170519170824_4hje1p1oj5.jpg?v=1740175561648

20170519170824_61up3plupr.jpg?v=1740175561648

系用白面粉、糖稀、红糖、麻油、五香和苏打合面做成的狗脚形食品,贴放在炉内烘坑上烘烤而成。其色泽金黄,松酥可口,香甜、耐存放,为团风镇特产。

团风“狗脚”的传说

大学士苏东坡与安国寺的大和尚参寥子,爱吃黄州老记熟食店的东坡饼,这事儿一传十,十传百,把个东坡饼给传神了。都说东坡饼是苏东坡按照神仙托梦说的方儿制成的,本是仙品中的一绝。这样一来,只要听说过东坡饼的都想尝尝。自然,老记熟食店的生意就越来越兴隆,发了大财。         

当时,黄州还有另一家熟食店,老板姓王,平时的生意就没得老记熟食店的好,这下他家的生意更是做不下去了。没得办法他只得向老记熟食店的老板讨教,想学东坡饼的做法。

俗话说,同行是冤家。何况老记熟食店的老板是个有心计的人,他本不想说,又觉得面子过不去。于是,他把做东坡饼的配料方儿加的加,减的减胡乱诌了个方儿说给了胡老板。

那王老板得了方儿,自是心中高兴,就按照这个方法儿试着做了东坡饼。他东边做过来,西边做过去,白面用了担把,清油烧了一缸,炸出来的都不是东坡饼,变成了一个个油炸的灰面坨。这时,王老板才晓得人家说给他的方儿是假的。眼看黄州这块宝地是呆不下去了,他只得搬到离黄州五、六十里路远的乌林镇,还做几样自己拿手的熟食,支撑自己的生意。

开张没几天,“王老板是黄州般来的”这话就像一阵风一样传了出去。一些听说过黄冈东坡饼的人,就找王老板,要他做几个东坡饼,让这里的人开开眼界,尝尝仙品。王老板想争个买主,也就硬着头皮试着再去做一做。

 王老板的手艺本来不高。这会儿,自己胡乱编了几个方儿,一个个的试,一个方儿没做成东坡饼,就又换一个方儿去试。一连做了十几个方儿,灰面和油用了不少,做出来的东西没得人买,白白地丢了。这天,王老板又这试着新的方法儿,做着做着,自己也觉得越做越不像,一气之下,收了生意摊,把案板上还没做的几个生面坨,用刀一气乱划,揭开油锅,丢进还没熄火的灶里。这些面坨,有的被丢进了火中,有的被贴在了灶壁上。王老板发了一会儿闷脾气,就倒在床上睡了一会儿人闷头觉。当他醒来时,觉得自己的肚子有点饿,又闻到哪儿有一股酥香味。四处一找,见灶壁上贴的几个灰面坨,烤发了裂,焦黄焦黄的。他抓起来一闻,咳!酥香味直冲鼻子,咬一口,香喷喷、脆酥酥的,蛮好吃。他一连吃了几个,越吃越好吃,越吃越有味。吃着吃着,他心里想,东坡饼就是苏东坡和那个大和尚吃出了名的,这东西量他们没有吃过。如果做几个让他们尝尝,要是一时高兴,给取个名,说不定也会和东坡饼一样,满城人爱吃,那我就发了大财了。

王老板按照先头的方儿做了一些,用礼盒子装上,派一个伙计送给苏东坡,并嘱咐那个伙计,要是苏东坡吃得高兴时,趁机要他给取个名。

那个伙计到了黄州,好不容易才在安国寺参寥子那里找到了苏东坡。毕恭毕敬地把老板做的熟食献上去。苏学士和大和尚打开盒子,一阵香味飘出来,把他俩肚子里的馋给勾了出来。他们不容分说,就你一个、我一个吃了起来。一边吃还一边说:“好吃,好吃!味儿不错,不比东坡饼差。”

这时,苏学士和大和尚几个下肚,饥饿解了几分,就一人拿一个,左瞧瞧,右瞄瞄。那个大和尚是爱说得性话(黄冈方言,指诙谐的玩笑话)的人。他看了一会儿,就对苏学士说:“子瞻兄,这面食到很像一个东西……”“狗脚!”苏东坡不等大和尚说完就接过了话茬。然后,他二人就相对大笑了起来。那伙计在一旁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。这一笑,把个老板叫他请苏东坡取名的事儿给忘的干干净净。

回到乌林镇后,王老板问苏学士吃了没有,伙计高兴不过,忙把在安国寺见到苏学士和大和尚吃东西的馋相,又说又做地学了一遍。末了,王老板问伙计:“那苏学士给取了个么名字?”这一问,把个伙计过问住了,又不敢说自己把取名的事过忘了,就想起了苏学士在说“狗脚”时笑的情形,便说:“学士说,这回他要用个俗名,叫‘狗脚’。他还说,老板准会发大财的!”王老板一听“狗脚“这个名字,起先,心里不是个滋味,就拿在手上左看看,右瞧瞧,又听了伙计所说的把番话,转思片刻,猛然把大腿一拍,说:“到底是大学士!这名字俗中有雅。这东西真像个狗脚,五个瓣,梅花形状。俗话说:‘猪来穷,狗来富,猫儿进屋开当铺。’所以,苏学士说我要发大财,有道理。”

第二天,王老板挂出了“王记狗脚店”的招牌。乌林镇一街几巷的人,从来没听说过有“狗脚”这种面食,都来看稀奇。王老板见来的人多,就告诉众人苏学士如何如何爱吃,如何如何夸奖,苏学士和大和尚如何如何给起名,把苏学士和大和尚说的话说了不算,还把自己想的话添油加醋说成苏学士与大和尚说的话,只说的天花乱坠。众人见说得好,尝了尝,的确不错,一时之间,这里的人就爱吃起“狗脚”来,王老板的生意也就自然而然地火红了起来。

过了几年,王老板真的发了大财。不过,他也学着“老记熟食店”老板的样子,方儿秘不传人。虽然后来有人也学他的样子做“狗脚”,但总没有王老板做的好。自此,团风的“狗脚”出了名,也成了当地人走亲串友拿得出手的地方特产。